清正廉洁,传承“干布”

发布日期:05/17    浏览次数:

2017-05-16 09:48:16 来源:中国网 作者:王莞青 责任编辑:胡君

  在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政策出台,体现中央反腐倡廉的决心。党员干部坚持廉政清明,须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,有正确的人生观,有较强的法制观念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(《西南商报 》,5月12日)

  为官之道,重在清廉。古语中干部称为“干布”,是说为官的人清正廉洁,不榨取人民的血汗。清正廉洁者,受到百姓的爱戴;贪污腐败者,被万人唾弃。

  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党章中明确指出:“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,是人民的公仆”。“公仆”二字责任重大,鲁迅先生在《自嘲》中写道“俯首甘为孺子牛”,这应该成为所有党员干部的座右铭,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

  保持清正廉洁,要有信仰。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:“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,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,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!”。有信仰才能保持初衷,有信仰才能抵制腐败。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仰,才能心系与民,对民说实话,为民办实事。

  保持清正廉洁,要有决心。面对灯红酒绿的世界要有决心,坚决抵制糖衣炮弹的侵蚀。对腐败堕落者要坚决抵制,义正言辞,不留缝隙,“毫不客气”。

  保持清正廉洁,要有恒心。面对腐败堕落者,要有恒心。有些党员干部一直抵制贪污腐败,保持清正廉洁。但百姓给的小恩小惠却及时收受,认为那是人之常情,不足为奇,殊不知已经在堕落腐败的边缘。人们常说 “万事开头难”,但只要一开头,干部就已经身陷囹圄,不能自拔,腐败堕落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。

  保持清正廉洁,要有私心。干部应有私心,随时警惕身边的不正之风,保持“独善其身”的状态。只有干部有私心,“人人自危”,才能形成社会好风气。

  保持清正廉洁,要有耐心。面对行贿的群众要有耐心,不急不躁。应循循善诱,劝解腐败堕落者行贿受贿对国家、对人民、对社会、对自身的影响。

  党员干部想要保持清正廉洁,传承“干布”,除了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的意志力,还要靠人民群众的“帮扶”。对于清正廉洁,每个人都有一份社会责任,从自身做起,不行贿,不受贿,净化社会空气,还大家一片清正廉洁的天空。(文\王莞青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