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8日,经济管理学院《工业机器人》课堂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变革。在任课教师李茜的带领下,金融2023-1、2班全体学生走出传统教室,走进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实训中心,开启了一堂沉浸式的“工管融合”实践课。此次活动是经济管理学院响应学校“新文科”建设号召,深化“管工融合”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,旨在培养兼具工程技术视野与管理思维的复合型人才。
机械学院实训中心教师章思超以校企合作成果为切入点,带领学生近距离观察湖南楚天科技、中联重科等企业的精密零部件,并通过激光雕刻工艺参数动态演示,生动诠释了“产学研用”一体化的创新模式。光纤缠绕内外筒、涡旋发动机二级叶片等高科技产品引得学生连连惊叹。“这些复杂曲面结构的设计与制造,让我对智能制造的技术细节有了全新认识。”一名金融专业学生感慨道。

在智能产线教学区,章思超重点讲解了学校与华中数控共建的柔性制造系统。随着数控机床的启动,刻有校徽和卡通图案的铝合金工艺品在学生们眼前诞生,精准的重复定位精度和高效的生产流程,将工业4.0的“智造魅力”展现得淋漓尽致。现场掌声不断,学生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一“智造瞬间”。
“这堂课不仅让我们触摸到了课本中的工业机器人,更直观感受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全流程。”金融专业学生表示。李茜老师指出,此次跨院系联动是经管院打破学科壁垒、推进“场景化教学”的创新尝试:“通过真实场景的沉浸式学习,学生能够将管理理论与工程技术深度融合,为未来服务装备制造业奠定基础。”
此次《工业机器人》课堂的“跨界”实践,不仅是一次教学形式的突破,更是职业教育“知行合一”理念的生动体现。经济管理学院将继续以“工管融合”为支点,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协同,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应用人才探索更多可能。
供稿人;李茜老师
(一审:周凡 二审:王云良 三审:杨学文)